滑膜炎是关节滑膜的炎症性疾病,由感染、创伤、免疫异常等致滑膜炎症反应,有创伤性、感染性、免疫相关性等类型,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治疗分非药物和药物,预后有好有差,可通过避免创伤、注意卫生、增强免疫力预防。
一、常见类型及相关情况
1.创伤性滑膜炎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剧烈运动等创伤导致,比如青少年在进行篮球、足球等竞技运动时,膝关节突然扭转、过度屈伸等容易引发创伤性滑膜炎;成年人也可因车祸、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导致。
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从事的运动或工作可能导致创伤风险不同,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创伤性滑膜炎发生几率可能相对稍高。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关节创伤概率增加,更易患创伤性滑膜炎。有明确关节创伤史的人,后续发生创伤性滑膜炎的风险较高。
2.感染性滑膜炎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因细菌等感染引发滑膜炎,如小儿化脓性关节炎可继发滑膜炎;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可能因细菌、结核杆菌等感染导致滑膜炎,且恢复相对较慢。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倾向,但不同年龄阶段男性和女性感染源接触机会可能不同,比如儿童中男女感染概率无显著差异,老年人中也是如此。
生活方式:不注意关节卫生、有皮肤破损后感染未及时处理等情况,会增加感染性滑膜炎的发生风险。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感染性滑膜炎发生几率更高。
3.免疫相关性滑膜炎
年龄因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少见,中青年可能因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引发滑膜炎,老年人也可能因骨关节炎等疾病伴随免疫相关的滑膜炎症。
性别方面: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滑膜炎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等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免疫相关性滑膜炎的发生风险。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关节肿胀:患病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可能轻度发红,关节周围组织因滑膜渗出等出现肿胀,如膝关节滑膜炎时,膝关节可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阳性。
疼痛:关节部位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行走、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
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胀、疼痛等原因,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关节屈伸等活动,如髋关节滑膜炎患儿可能出现跛行,活动明显受限。
2.不同关节滑膜炎的特点
膝关节滑膜炎:是最常见的滑膜炎部位,除上述一般表现外,膝关节肿胀明显时可观察到髌上囊隆起,患者下蹲、起立困难。
髋关节滑膜炎:儿童多见,常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患儿不愿站立和行走,有跛行。
踝关节滑膜炎:相对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影响行走功能。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关节有无肿胀、畸形、皮肤温度变化等,如膝关节滑膜炎可见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
触诊:触摸关节周围有无压痛、波动感等,膝关节滑膜炎时髌上囊区域可有压痛,浮髌试验可检测关节内有无积液。
动诊:检查关节活动范围,了解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如髋关节滑膜炎患儿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范围减小。
量诊:测量关节周径等,对比双侧关节周径差异,判断肿胀程度,比如双侧膝关节周径差值大于一定数值,提示膝关节肿胀明显。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关节骨质情况,排除骨折、肿瘤等病变,对于滑膜炎本身,X线可能无特异性表现,但能辅助鉴别其他疾病,如膝关节滑膜炎X线可能显示关节间隙等无明显异常,但可排除膝关节骨折等。
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等情况,是诊断滑膜炎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可明确滑膜炎的程度和范围,比如能准确判断膝关节滑膜增厚的部位和积液量等。
超声检查:也可用于检测关节积液情况,对于浅表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超声检查方便、可重复性好,能观察滑膜厚度、有无积液等。
四、治疗原则
1.非药物治疗
休息:患病关节需要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滑膜,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应减少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冷敷等物理方法,急性期(一般指发病后1-2周内)可适当冷敷,减轻肿胀、疼痛;缓解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退。对于髋关节滑膜炎患儿,可适当卧床休息并配合局部的理疗等。
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期,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如膝关节滑膜炎症状减轻后,可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稳定性,但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滑膜炎症。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存在疼痛、炎症等情况,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不同年龄段使用需注意,儿童一般尽量避免使用,成人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
针对病因的药物:如果是感染性滑膜炎,根据感染病原体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如果是免疫相关性滑膜炎,可能会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个体情况来选择。
五、预后及预防
1.预后
大多数滑膜炎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预后较好,症状可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可恢复。但如果病情迁延不愈,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粘连等,影响关节功能,比如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可能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患者日常行走、运动等功能。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2.预防
避免关节创伤: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护膝、护腕等,避免剧烈运动时关节过度扭转、碰撞等,减少创伤性滑膜炎的发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的劳作姿势,避免关节过度劳损。
注意关节卫生:保持关节部位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后感染,预防感染性滑膜炎。
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相关性滑膜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