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结节与肝癌在定义性质、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诊断鉴别要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肝脏结节性质多样,可为良性或潜在恶性,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肝癌是恶性肿瘤,也受相关因素影响。影像学上两者表现不同,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差异,诊断鉴别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不同人群需依据各自情况判断。
一、定义与性质
1.肝脏结节:肝脏结节是肝脏组织局部性的细胞增生形成的小团块,其性质多样,可为良性或潜在恶性。良性肝脏结节常见的有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肝血管瘤是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肝囊肿多为先天性,是肝脏内的囊性病变,囊内充满液体。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肝脏结节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先天性肝囊肿在儿童时期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长期无明显症状;而一些与代谢相关的肝脏结节可能在成年后随着代谢异常的发展而出现。
生活方式: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进而引发一些肝脏结节性病变;高脂饮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与脂肪肝相关,而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出现肝脏结节。
病史:有肝炎病史的患者,肝脏发生结节性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肝炎病毒长期损伤肝脏细胞,容易引起肝细胞的异常增生等改变。
2.肝癌: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有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等类型,其中肝细胞癌最为常见,多与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继发性肝癌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
年龄因素:肝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加上各种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患肝癌的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患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例如,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引发肝癌;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史: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长期肝硬化病史的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炎病毒持续感染会不断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的基因突变等,肝硬化时肝脏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再生异常,这些因素都使得肝癌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1.肝脏结节
超声检查:肝血管瘤在超声下通常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肝囊肿表现为无回声区,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超声表现多样,可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部分可见中央瘢痕样改变。
CT检查:肝血管瘤增强CT表现为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强化向中心扩展,延迟期病灶均匀强化;肝囊肿在CT上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接近水;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中央瘢痕在延迟期强化。
MRI检查:肝血管瘤在MRI上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且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递增,称为“灯泡征”;肝囊肿在MRI上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边界锐利;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MRI表现为T1加权像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中央瘢痕在T2加权像上可为高信号。
2.肝癌
超声检查:肝细胞癌多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部分伴有周边低回声的“声晕”,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形成。
CT检查:肝细胞癌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特点,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迅速消退;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边缘不清,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局部肝叶萎缩等改变。
MRI检查:肝细胞癌在T2加权像上多呈稍高信号,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廓清;肝内胆管细胞癌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
三、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
1.肝脏结节
肿瘤标志物:一般良性肝脏结节的肿瘤标志物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如肝血管瘤患者甲胎蛋白(AFP)通常正常;但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AFP也可正常,部分患者碱性磷酸酶等可有轻度升高。
肝功能:良性肝脏结节患者肝功能大多基本正常,但若结节较大压迫周围肝组织,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但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2.肝癌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AFP明显升高,但也有部分低分化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AFP正常。此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岩藻糖苷酶(AFU)、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指标也可能升高;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可能升高。
肝功能:肝癌患者尤其是晚期肝癌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等,这是由于肝癌组织破坏正常肝组织,影响肝脏的合成、代谢等功能所致。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1.肝脏结节
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肝脏结节,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检查来明确性质,但良性肝脏结节一般不轻易进行有创的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如与转移性肝癌鉴别,转移性肝癌多有原发肿瘤病史,通过寻找原发灶以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有助于鉴别;与肝脓肿鉴别,肝脓肿多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超声表现为液性暗区,内有分隔,结合血常规等炎症指标可鉴别。
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对于有肝炎病史的患者发现肝脏结节,要警惕肝癌的可能,但也不能忽视良性结节的存在,需要详细分析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等;年轻患者发现肝脏结节,良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进一步检查明确;长期饮酒的患者出现肝脏结节,要考虑酒精性肝病相关结节的可能。
2.肝癌
诊断: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如肝区疼痛、消瘦、乏力等)、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进行综合诊断。对于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出血等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鉴别诊断:需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鉴别,如与肝脏血管瘤鉴别,通过影像学上典型的表现以及AFP等肿瘤标志物可鉴别;与肝脏囊肿鉴别,肝脏囊肿一般通过影像学即可明确,而肝癌有其典型的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特点。
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中老年人且有肝炎、肝硬化病史、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肝脏相关异常表现时,要高度警惕肝癌,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年轻患者患肝癌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对于年轻患者出现肝脏占位,也需要全面检查排除肝癌可能,同时要考虑到一些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