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致肺脏发育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侵袭损伤肺气;久病咳喘(如慢性咳嗽、哮喘)耗伤肺气;年老体衰致肺生理机能衰退;过度劳累(体力或脑力过度消耗)耗伤肺气;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或饮食不规律)影响脾胃进而耗伤肺气。
一、先天禀赋不足
(一)具体情况
部分人群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存在肺脏发育相对较弱的情况。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若先天禀赋不足,肺的功能就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肺气虚。例如,一些早产儿,在胎儿时期肺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出生后肺的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肺气虚的状况。从现代医学角度推测,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肺组织的相关基因表达或细胞分化等出现异常有关,但目前确切的分子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二、外感六淫侵袭
(一)风邪侵袭
风为六淫之首,常夹其他邪气侵犯人体。风邪侵袭人体时,首先侵犯肺卫。如果外感风邪后未能及时痊愈,风邪长期留恋于肺,就会损伤肺气。例如,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季多风之时,若人体不慎被风邪侵袭,风邪犯肺,影响肺的正常宣发肃降功能,进而导致肺气虚。现代研究发现,风邪可能通过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等途径,使肺的防御能力下降,长期以往引发肺气虚。
(二)寒邪侵袭
寒邪侵袭人体多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寒邪客肺,会导致肺失宣肃,肺气耗伤。比如在寒冷的冬季,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袭,寒邪束缚肺窍,使肺气运行不畅,肺气耗损,从而出现肺气虚的表现。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寒邪可能引起呼吸道血管收缩,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导致肺部功能受损,逐渐发展为肺气虚。
(三)暑邪侵袭
暑邪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耗气伤津。在夏季炎热之时,人体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感受暑邪,暑邪伤肺,导致肺气耗散。例如,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的人群,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肺气虚的症状。现代研究表明,暑邪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使肺部的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肺的功能,引发肺气虚。
(四)湿邪侵袭
湿邪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若居住环境潮湿,或长时间涉水淋雨等,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肺脏,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肺气耗伤。比如在南方潮湿的梅雨季节,湿气较重,人体容易受湿邪侵袭,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肺气虚兼湿邪内阻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湿邪可能影响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功能,使肺部的分泌物排出不畅,进而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肺气虚。
(五)燥邪侵袭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在秋冬干燥季节,人体容易感受燥邪,燥邪伤肺,耗伤肺津,进而导致肺气不足。例如,秋季气候干燥,若不注意肺部的保养,容易出现干咳、咽干等肺阴虚兼肺气虚的症状。现代研究发现,燥邪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影响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作用可导致肺气虚。
(六)火邪侵袭
火邪可分为外感火邪和内生火邪。外感火邪多由温热之邪侵犯人体所致,内生火邪可因情志过激、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火邪炎上,易灼伤肺阴,进而耗伤肺气。比如在炎热的夏季,若感受温热之邪,热邪犯肺,可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若病情迁延不愈,就可能损伤肺气,导致肺气虚。现代医学中,肺部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炎症长期刺激肺部,也可能影响肺的功能,引发肺气虚。
三、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一)慢性咳嗽
长期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咳嗽反复发作,长时间的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气不断耗散。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时间,长期的咳嗽动作会过度消耗肺气,导致肺气虚。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支气管黏膜,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进而使肺气受损,出现肺气虚的表现。
(二)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狭窄,肺的通气功能受阻,长期反复发作会耗伤肺气。哮喘患者长期处于气道高反应状态,频繁的气道痉挛等病理过程会使肺气不断损耗,导致肺气虚。现代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炎症介质的释放等会影响肺的功能,长期发展可导致肺气虚。
四、年老体衰
(一)生理机能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肺脏也不例外。老年人肺组织逐渐萎缩,肺泡弹性降低,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肺气不足。例如,老年人的肺活量明显低于年轻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肺气虚。从细胞水平来看,老年人肺部的肺泡上皮细胞等发生了退行性变,影响了肺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肺气虚的表现。
五、过度劳累
(一)体力过度消耗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过度劳累会耗伤肺气。例如,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作的工人,身体能量消耗过大,肺气不断被耗散,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肺气虚的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过度劳累损伤正气,而肺主气,过度劳累耗伤肺气,导致肺的功能减弱。现代医学认为,过度劳累可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使肺部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肺气虚。
(二)脑力过度消耗
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群,如长时间进行复杂脑力工作的白领等,虽然体力消耗不大,但脑力过度消耗也会耗伤肺气。因为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而肺与心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度用脑会影响心肺功能,导致肺气耗伤。现代研究发现,长期脑力劳动可使人体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等,进而影响肺部的功能,导致肺气虚。
六、饮食不节
(一)过食生冷
长期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如大量食用冰淇淋、生鱼片等,会损伤脾胃阳气,脾失健运,进而影响肺气的生成。因为肺的功能正常依赖于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肺失滋养,就会导致肺气虚。例如,一些喜欢吃生冷食物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面色萎黄、气短等肺气虚兼脾胃虚弱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可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运输,影响肺部的营养供应,导致肺气虚。
(二)过食辛辣
长期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容易导致体内生热,热邪上炎犯肺,耗伤肺气。辛辣食物性温热,过多食用会损伤肺阴,进而耗伤肺气。比如经常大量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气短等肺气虚兼肺热的表现。现代研究发现,辛辣食物中的成分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影响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作用可导致肺气虚。
(三)饮食不规律
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或长时间饥饿等,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从而影响肺气的生成。饮食不规律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肺失去了充足的营养供应,就会出现肺气虚的情况。例如,一些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腹胀、乏力、气短等肺气虚兼脾胃功能紊乱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胃肠道激素分泌失衡等,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肺部的功能,引发肺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