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即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继发的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腹腔内液体潴留的一种临床表现。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会有少量液体,起到润滑作用。但当肝脏病变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时,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内的液体就会渗出到腹腔;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促使液体从血管内进入腹腔;此外,肝脏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抗利尿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
肝腹水患者常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腹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治疗肝腹水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放液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