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算肝炎,二者在肝脏状态和临床表现上有本质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处于“潜伏”状态,未对肝脏造成实质性损伤,肝功能检查中转氨酶等指标正常,且无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肝炎症状。这类人群可能终身不发病,但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肝炎则指肝脏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功能异常,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厌油腻、肝区疼痛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因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此时才属于肝炎范畴。
若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黄疸或肝区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进展为肝炎。日常应避免饮酒、滥用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肝脏超声,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