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使用洗鼻器一般不会导致中耳炎,但若操作不当,可能使鼻腔分泌物逆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咽鼓管平时处于闭合状态,仅在吞咽、打哈欠时短暂开放。洗鼻时若压力过大或头位不当,冲洗液可能经咽鼓管涌入中耳,将鼻腔内的细菌或病毒带入,破坏中耳的正常环境,诱发中耳炎,表现为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尤其儿童咽鼓管短而宽,角度更平缓,发生逆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使用洗鼻器需掌握正确方法,选择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液,压力调节至温和档位,避免用力挤压。冲洗时头部稍前倾,偏向一侧,让液体从另一侧鼻孔流出,勿仰头防止液体流入咽鼓管。若本身存在鼻塞严重、鼻息肉或中耳炎急性期,应暂停使用,待症状缓解后再遵医嘱进行。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器械,避免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出现耳部不适时及时停用并就医,防止炎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