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方法有药物治疗、局部处理、手术治疗、日常护理等。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发者(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炎症。分泌性中耳炎伴积液者,短期使用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减轻黏膜水肿,促进积液吸收。疼痛剧烈时可服用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局部处理
患者可以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脓性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分泌性中耳炎积液较多时,医生可能通过穿刺或切开鼓膜引流积液。
3.手术治疗
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伴鼓膜穿孔、胆脂瘤形成者,需行鼓膜修补术或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
4.日常护理
避免用力擤鼻、耳道进水,预防感冒;擤鼻时需单侧轻擤,防止分泌物逆流感染中耳。若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伴高热、耳流脓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