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一般无法彻底“治好”,但通过干预可控制症状、延缓进展。
骨质增生是骨骼应对长期磨损、退变或损伤的代偿性增生,本质是骨组织的异常增生硬化,一旦形成,无法通过药物或保守治疗使其完全消退。多数骨质增生无明显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健康。
若增生的骨质压迫周围神经、肌腱或关节,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通过治疗可缓解不适。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时,可通过牵引、理疗减轻压迫,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膝关节骨质增生伴关节炎时,注射玻璃酸钠可润滑关节、减轻磨损。少数严重病例需手术切除增生骨质以解除压迫,但术后仍可能因关节继续退变而复发。
因此,骨质增生的治疗核心是改善症状而非消除增生本身。通过减少关节负重、加强肌肉锻炼、控制体重等方式,可延缓增生进展,维持关节功能,多数患者能保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