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1.中药内服
根据不同证型选用方剂,如肺卫不固型,症见自汗,动则益甚,伴有乏力、易感冒等,可遵医嘱使用玉屏风口服液等药物,以益气固表;营卫不和型,表现为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可遵医嘱使用黄芪建中丸等,调和营卫;阴虚火旺型,可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两颧色红,可遵医嘱使用大补阴丸等药物,滋阴降火。
2.针灸治疗
选取具有止汗作用的穴位,如合谷、复溜、足三里、阴郄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调节全身气血;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能滋阴补肾、敛汗;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可健脾益气;阴郄为手少阴心经郄穴,善治盗汗。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相应补泻手法。
3.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止汗目的。如按摩头部百会穴,可提升阳气,固表止汗;按摩腹部神阙穴,能温阳益气,增强机体功能;按摩背部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改善多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