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其他因素等长期作用引发。
1.病毒性肝炎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病毒持续攻击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长期反复的肝损伤促使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2.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一般而言,男性每日饮酒折合乙醇量≥40g,女性≥20g,持续5年以上,就有较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
3.胆汁淤积
肝内外胆管阻塞会造成胆汁排泄不畅,胆汁中的毒性物质淤积在肝脏,引发肝细胞炎症和胆小管反应,进而纤维化,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4.其他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以及长期接触工业毒物、服用损肝药物等,也可能诱发肝硬化。
若出现乏力、腹胀、黄疸、肝掌等症状,或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肝硬化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切勿因无症状而忽视潜在风险,定期体检监测肝脏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