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发病部位与本质、病因、症状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重点等。
1.发病部位与本质
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椎体边缘或小关节的骨质异常增生,属骨骼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则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压迫周围神经或组织,本质是椎间盘的退变。
2.病因
骨质增生多因长期磨损、年龄增长、关节不稳等导致骨骼代偿性增生;间盘突出与急性损伤、长期弯腰负重、椎间盘退变有关,髓核因压力突破纤维环。
3.症状特点
骨质增生若未压迫神经,可无症状或仅腰背部僵硬、酸痛;压迫神经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与活动相关。间盘突出常突发腰腿痛,伴下肢麻木、无力,咳嗽或弯腰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出现大小便障碍。
4.影像学表现
X线可显示骨质增生的骨刺或骨赘;CT、MRI能清晰显示间盘突出的位置、程度及对神经的压迫。
5.治疗重点
骨质增生以缓解症状、延缓进展为主,如理疗、止痛;间盘突出需解除神经压迫,急性期需卧床,严重者需手术摘除突出髓核。
临床中,腰椎骨质增生与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合并存在,需通过影像学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保护腰椎功能,避免盲目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