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的区别包括疾病本质、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预后情况等。
1.疾病本质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脏在长期慢性损伤后,进入不可逆的纤维化晚期阶段,肝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但细胞尚未发生癌变;肝癌是肝脏细胞发生恶性增殖,形成肿瘤,属于恶性肿瘤范畴。
2.症状表现
肝硬化失代偿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如黄疸、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肝癌除可能有肝硬化相关症状外,还常出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发热等肿瘤相关症状,且疼痛多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3.影像学检查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形态改变,表面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但无明确占位性病变;肝癌在影像学上可见肝脏内明确的占位性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有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
4.治疗方式
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如腹水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防治等,同时进行保肝、支持治疗;肝癌治疗以手术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
5.预后情况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肝癌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等密切相关,早期肝癌经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预后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