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传染方式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等。
1、血液传播
当含有肝炎病毒的血液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时,就可能造成传染。比如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输入被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在医疗操作中器械消毒不彻底等情况,都可能让病毒乘虚而入,引发感染。
2、性接触传播
性行为过程中,如果一方是肝炎患者,病毒可能通过生殖器黏膜等部位进入另一方体内,导致传染。尤其是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性行为,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像乙肝、丙肝等肝炎都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3、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若患有肝炎,在怀孕、分娩及产后哺乳等过程中,都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在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接触到含有病毒的母体分泌物和血液,感染几率较大;产后通过密切接触,如母乳喂养,也可能造成传播。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虽然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比如与肝炎患者长期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到血液的个人用品,若上面有微量血液残留,就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若身边有肝炎患者,自己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疑似肝炎症状,或者与肝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担心被感染,应及时前往医院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