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体位与活动管理、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疼痛管理、康复训练指导、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等。
1.体位与活动管理
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翻身时需保持脊柱平直,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轴向翻身,防止腰部扭曲加重损伤。术后3-5天可在佩戴腰围保护下尝试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站立和短距离行走。
2.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或异味,若出现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术后7-10天可遵医嘱拆线,拆线后2-3天方可淋浴,避免伤口沾水。
3.疼痛管理
按医嘱规律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配合冷敷(术后48小时内)或热敷(48小时后)缓解肌肉痉挛。
4.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练习预防深静脉血栓;2-4周后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逐步增强脊柱稳定性。
5.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
增加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鸡蛋、深海鱼),促进骨折愈合。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定期按摩下肢,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应遵循上述护理措施,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应观察自身情况,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