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方法包括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注意日常接触卫生、严格规范医疗操作、保障家庭环境清洁、提升家庭防护意识等。
1、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若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在孕期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在医生指导下,于孕晚期根据情况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分娩时病毒传播风险。宝宝出生后,需在12小时内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形成双重保护。
2、注意日常接触卫生
新生儿免疫系统较弱,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时需格外小心。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处理伤口时要做好防护,防止血液污染新生儿皮肤或黏膜。
3、严格规范医疗操作
带新生儿就医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如需注射、输液等操作,要求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避免因器械污染导致乙肝病毒感染。
4、保障家庭环境清洁
保持新生儿生活环境整洁,定期消毒玩具、衣物等物品。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有限,通过清洁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
5、提升家庭防护意识
家庭成员应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主动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若家庭成员感染乙肝,需积极治疗并做好隔离措施,减少与新生儿的密切接触。
若新生儿接触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或出现黄疸、乏力等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儿科或感染科就诊,进行乙肝五项等相关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