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感染人体后,会在肝脏内复制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从而引起肝功能异常。
2、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物中的异烟肼,约有10%-20%的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药物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
3、酒精性肝病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在肝细胞内被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乙醛具有较强的毒性,可损伤肝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
4、脂肪性肝病
主要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因素相关。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的脂肪酸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影响肝功能。
5、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脏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6、遗传代谢性肝病
如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铜代谢异常,铜在肝脏、大脑等组织中沉积,损害肝细胞和神经系统等。
不仅如此,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等,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引起肝功能异常。在一些职业环境中,如化工行业接触相关有毒物质的人员,需要特别注意防护以避免肝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