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口腔黏膜炎症,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下降或局部环境适宜时繁殖致病,婴幼儿因黏膜娇嫩免疫未全发育、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病,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膜不易擦拭,强行擦去有潮红溢血,伴烦躁哭闹等,还可累及食管气管致吞咽呼吸困难,好发于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
一、定义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口腔黏膜炎症,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
二、病因
1.病原体因素: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口腔内可存在该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口腔局部环境适宜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致病。
2.易感人群特点: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受白色念珠菌侵袭;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存在口腔卫生不佳等情况,也会增加发病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因机体抵抗力弱,也易罹患鹅口疮。
三、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斑膜,斑膜不易擦拭,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能伴有溢血。患儿常出现烦躁、哭闹、哺乳困难等表现,若病变累及食管、气管等部位,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
四、好发人群
1.婴幼儿:尤其6个月-2岁的婴儿高发,此阶段婴幼儿口腔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受白色念珠菌感染。
2.免疫力低下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下降,白色念珠菌易在口腔内大量增殖引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