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可出现呕吐初期为胃内未消化食物随病情进展可含胆汁晚期似粪便样,多数患儿可触及右侧腹部腊肠样稍活动有压痛的包块,发病后一定时间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早期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可能烦躁,病情进展后有精神萎靡嗜睡脱水甚至休克等全身表现且婴幼儿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
一、呕吐
肠套叠发生后,由于肠道梗阻,患儿多在腹痛后不久出现呕吐症状,初期为反射性呕吐,内容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随着病情进展,呕吐物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出现类似粪便样的呕吐物,这是因为肠道梗阻导致内容物反流所致。婴幼儿肠套叠时,呕吐症状出现相对较早且较为明显。
二、腹部包块
多数患儿可在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常见于右侧腹部,包块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一定压痛。这是由于肠管套叠后形成的异常团块,是肠套叠较具特征性的体征之一,但需注意婴幼儿腹部较柔软,触摸时要轻柔准确。
三、血便
发病后6-12小时左右,患儿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重要特征表现。其机制是套叠部位的肠黏膜受损出血,与肠液混合后形成典型的果酱样改变,对于诊断肠套叠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婴幼儿出现此类血便时需高度警惕肠套叠。
四、全身表现
1.早期:患儿一般情况尚好,体温多正常,但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
2.病情进展后:随着肠套叠时间延长,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还可能发生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特别是婴幼儿,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全身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