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卵孵化出的幼虫移行可致肺部炎症出现咳嗽气促胸痛低热等,成虫在肠道引起食欲不振偏食恶心呕吐脐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及营养吸收障碍致生长发育迟缓,还可引发胆道蛔虫症致右上腹钻顶样疼痛伴恶心呕吐等及肠梗阻致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一、幼虫移行引起的表现
蛔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发一系列反应。例如,幼虫经肺部移行时,可能导致肺部炎症,出现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伴有低热,一般体温多在37.5~38.5℃左右,此阶段多见于卫生习惯较差、频繁接触污染环境的儿童,因这类儿童接触蛔虫感染源的几率较高,且儿童免疫系统相对稚嫩,更易受幼虫移行影响。
二、成虫在肠道内引起的表现
1.消化道症状:常见食欲不振、偏食,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较为多见,多为脐周隐痛,疼痛无固定规律,不同年龄儿童表现有差异,低龄儿童可能以哭闹不安等方式表达腹部不适,这是由于成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黏膜所致。
2.营养吸收障碍:长期感染蛔虫会影响儿童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处于生长快速期的儿童,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或减轻,因为蛔虫夺取了儿童部分营养,影响正常营养代谢。
三、并发症相关表现
1.胆道蛔虫症:儿童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右上腹或剑突下钻顶样疼痛,疼痛突发突止,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可从口腔吐出蛔虫,多见于6~8岁儿童,这与蛔虫喜碱性环境,易窜入胆道有关。
2.肠梗阻:大量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时,儿童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可摸到条索状包块,在肠道相对狭窄的儿童中更易发生,因蛔虫团易阻塞狭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