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需让婴儿频繁吸吮患侧乳房或用吸奶器充分排空乳汁以防乳汁淤积,用温热毛巾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促进血液循环,密切留意体温、乳房红肿热痛等情况,明确细菌感染时遵医嘱选对婴儿影响小的抗生素,日常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采用正确哺乳姿势来降低哺乳期乳腺炎发生风险,高龄或伴基础疾病者需更密切监测病情。
一、排空乳汁
哺乳期女性应让婴儿频繁吸吮患侧乳房,若婴儿吸吮力不足,可使用吸奶器充分排空乳汁,因乳汁淤积是引发哺乳期乳腺炎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哺乳期女性均需重视乳汁排出,例如新生儿期婴儿吸吮力较弱时,需借助吸奶器辅助排空乳汁,确保乳腺导管通畅。
二、局部热敷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热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进行3~4次。热敷可促进乳房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炎症,但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因温度过高烫伤皮肤,不同皮肤敏感度的哺乳期女性应调整热敷温度。
三、病情观察
密切留意体温、乳房红肿热痛等情况。若出现高热(体温≥38.5℃)、寒战等全身症状,或乳房出现明显波动感提示可能形成脓肿,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对于高龄哺乳期女性或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女性,需更密切监测病情,因基础疾病可能影响乳腺炎恢复进程。
四、抗感染治疗
当明确存在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但需优先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用药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哺乳期用药对婴儿的潜在影响,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药物选择。
五、预防要点
日常要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通过这些措施可降低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尤其对于有乳头发育异常等情况的哺乳期女性,更需格外注重乳头护理及哺乳姿势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