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绞痛是婴儿期常见胃肠道功能性问题多发生于出生后0至3个月与肠道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等因素相关婴儿常突然大声哭闹等且每日哭闹时长超3小时每周发作3天及以上持续至少3周处理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包括体位调整、腹部按摩、营造舒适环境、避免过度喂养护理时要注意安全舒适操作轻柔并密切观察婴儿一般状况若哭闹伴发热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一、肠绞痛的理解
肠绞痛是婴儿期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问题,多发生于出生后0~3个月的婴儿。其发生机制与婴儿肠道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胃肠蠕动不协调、气体积聚等因素相关。婴儿常表现为突然性大声哭闹、面部涨红、双腿蜷曲,哭闹时间不固定,通常每日哭闹时间可长达3小时以上,每周发作3天及以上,持续至少3周。
二、肠绞痛的处理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为主
1.体位调整:可尝试飞机抱,让婴儿趴在成人手上,头部低于胸部,利用重力缓解腹部不适;也可让婴儿采取屈膝侧卧位,轻柔安抚,帮助婴儿缓解肠管痉挛。
2.腹部按摩:以婴儿肚脐为中心,用温暖的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不适。
3.营造舒适环境:保持婴儿所处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减少外界不良刺激,让婴儿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有助于减轻肠绞痛症状。
4.避免过度喂养:合理喂养,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婴儿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减少因胃肠过度充盈引发的肠绞痛。
三、特殊人群(婴儿)的注意事项
婴儿期是肠绞痛高发阶段,护理时需格外注意安全与舒适。操作体位调整及腹部按摩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对婴儿造成伤害。同时密切观察婴儿一般状况,若哭闹伴随发热、呕吐、血便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