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致婴幼儿期常见发疹病多在2岁以下儿童春秋季高发经唾液传播,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持续数天热退时或退后出红色斑丘疹1-2天消退,诊断依典型表现及热退疹出后检HHV-6抗体,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高热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护理要皮肤清洁、监测体温、保证休息饮食,特殊人群需关注体温变化异常及时就医。
一、定义与病因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发疹性疾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春秋季为高发时段,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易感人群为免疫功能未完善的婴幼儿。
二、临床表现
1.发热期: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发热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胃肠道症状(如轻度腹泻),但一般精神状态尚可。
2.出疹期:热退时或热退后1~2天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先见于颈部和躯干,随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1~2天内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三、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热退疹出后通过检测HHV-6抗体可确诊。
四、治疗原则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注意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一般无需特殊抗病毒治疗。
五、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体温监测: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3.休息与饮食:保证患儿充足休息,鼓励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完善,发热时需格外关注体温变化,护理时动作轻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若患儿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