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良性病变与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为周期性乳房疼痛及可触及边界不清肿块,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受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孕期需关注乳房状况,哺乳期以哺乳调整为主。
一、定义及病理基础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其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乳腺主质(如乳腺导管、腺泡等)和间质(如纤维组织等)出现增生及复旧不全,导致乳腺正常结构紊乱。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雌激素相对过多、孕激素相对不足时,就会引发乳腺组织过度增生且复旧不完全,进而形成乳腺增生。
二、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周期性乳房疼痛,疼痛程度不一,一般在月经前较为明显,月经来潮后疼痛逐渐缓解或减轻。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
2.乳房肿块:部分患者可触及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不等,质地韧或呈颗粒状,可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边界常不清晰。
三、好发人群及相关影响因素
1.好发人群:主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这与该年龄段女性内分泌相对活跃有关。
2.相关影响因素: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平衡,从而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生风险;此外,高龄未婚、未育、未哺乳等情况也可能与乳腺增生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期女性: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乳腺增生可能会加重,需密切关注乳房状况,若出现异常疼痛或肿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但一般以观察为主,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过度焦虑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状态,对自身和胎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发生乳腺增生时,若出现乳房不适,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避免乳汁淤积等情况,但一般不优先采用药物干预,以非药物的哺乳相关调整为主,如确保有效哺乳、正确的乳房护理等,若不适持续不缓解再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