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致,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免疫低下者与儿童易感,有直径2-5毫米半球形、灰白或珍珠色、有蜡样光泽且中央脐凹可挤乳酪样物等表现,凭典型表现可初步诊断,主要行疣体夹除术治疗,儿童需防搔抓致扩散,免疫低下者需遵医嘱谨慎治疗并观察。
一、定义阐释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因皮损形态特征常被俗称“水猴子”,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凹,可挤出乳酪样物质。
二、病因剖析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2.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感染,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常与他人密切接触,感染风险较高。
三、临床表现要点
皮损多为直径2~5毫米的半球形丘疹,颜色呈灰白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脐凹状,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好发于躯干、四肢、面部等部位,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微瘙痒。
四、诊断依据
凭借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若需进一步确认,可通过皮肤活检等病理检查,可见特征性的软疣小体结构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要点
主要治疗方法为疣体夹除术,将软疣小体完全挤出为主要操作。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患者需避免搔抓,以防自身接种导致皮损扩散;免疫低下人群需综合评估免疫状态后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考虑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手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感染后应避免用手搔抓,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防止疣体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给他人,若皮损较多或反复出现,建议及时就医处理。2.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因免疫功能异常,传染性软疣可能更易复发或病情迁延,需在医生指导下,在保障免疫功能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及免疫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