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原因包括婴幼儿时期骶骨弯曲未完全形成且直肠垂直、周围组织薄弱,成人时期局部解剖结构存异常或损伤,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排尿困难致腹压增加,老年人盆底组织功能减退,女性生育损伤盆底组织,长期营养不良致肌肉萎缩,长期卧床或久坐使直肠周围组织张力下降。
一、解剖因素
(一)婴幼儿时期
婴幼儿骶骨弯曲度尚未完全形成,直肠呈垂直状态,且周围支持直肠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相对薄弱,当腹压增加时,直肠容易向下移位引发脱肛。
(二)成人时期
成人直肠从盆腔垂直下降,正常情况下有周围组织起到固定支持作用,但当局部解剖结构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损伤时,直肠容易因腹压等因素影响而向下脱出。
二、腹压增加因素
(一)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患者需用力排便,腹压持续升高,这种持续增高的腹压会推动直肠向下脱出,长期如此易引发脱肛。
(二)慢性腹泻
频繁腹泻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且排便次数增多,腹压也会随之反复升高,对直肠产生持续的向下推力,增加脱肛发生风险。
(三)慢性咳嗽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腹压不断升高,直肠在过高腹压作用下容易脱出。
(四)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导致排尿困难,患者需要用力排尿,进而使腹压升高,长期可诱发脱肛。
三、盆底组织松弛因素
(一)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肌肉逐渐松弛,盆底的肌肉、韧带等支持结构功能减退,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减弱,容易发生脱肛。
(二)女性生育相关
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尤其是多次分娩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会损伤盆底肌肉和韧带,导致盆底组织松弛,直肠失去正常的支持结构,增加脱肛发生几率。
四、其他因素
(一)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萎缩,包括直肠周围的支持肌肉,使得直肠周围组织张力降低,从而容易引发脱肛。
(二)长期卧床或久坐
长期卧床者活动量少,久坐者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均可能导致直肠周围组织张力下降,增加直肠脱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