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分急性期表现为乳房局部明显红肿热痛伴发热哺乳期更常见,脓肿形成期炎症持续进展形成有波动感肿块皮肤红肿更显著全身症状加重,慢性期遗留硬结疼痛减轻有溢液皮肤增厚病情反复,不同性别年龄有特点且哺乳期需排空乳汁非哺乳期要自查。
一、急性期
急性期乳腺炎主要以乳房局部炎症反应为主,乳房局部出现明显红肿、发热、疼痛症状,患者多伴有发热表现,体温可波动于38℃~39℃,甚至更高。局部疼痛较为剧烈,触摸乳房时疼痛加剧,乳房皮肤温度升高,受累乳房体积可能增大,此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哺乳期女性在急性期可能因乳汁淤积等因素诱发,非哺乳期女性也可因乳腺导管扩张等原因引发,但哺乳期女性更为常见该期表现。
二、脓肿形成期
当炎症持续进展,局部会形成脓肿。此时乳房内可触及有波动感的肿块,皮肤红肿情况较急性期更为显著,疼痛程度剧烈,全身症状加重,发热持续存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寒战。若脓肿位置表浅,皮肤可出现溃破流脓现象;若脓肿位置深在,则需借助超声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脓肿。该期无论哺乳期还是非哺乳期女性均可能发生,哺乳期女性多因急性期未有效控制病情导致脓肿形成,非哺乳期女性则可能因乳腺内感染灶未及时消除而发展至脓肿期。
三、慢性期
慢性乳腺炎表现为乳房内遗留硬结,疼痛症状相较于急性期有所减轻,但硬结持续存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情况,溢液颜色可为淡黄色或血性,乳房局部皮肤可有增厚表现,病情易反复,长期不愈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同性别方面,女性均可能罹患慢性乳腺炎,但哺乳期女性相对急性期高发,非哺乳期女性慢性期相对多见;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因乳汁分泌等生理特点更易在急性期后进入慢性期,非哺乳期女性各年龄段也需关注乳腺健康以预防慢性乳腺炎发生;生活方式上,哺乳期女性需注重乳汁排空,避免乳汁淤积诱发慢性期转变,非哺乳期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及时发现乳腺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