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表现有社交沟通障碍,婴幼儿期6月前对亲人呼唤无明显反应等,幼儿及儿童期与同伴交往缺互动、忽略他人等;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等、重复或模仿语言;兴趣狭窄表现为对特定物品过度专注、坚持固定模式难适应,家长需关注不同阶段表现并及时就医干预以助其改善融入社会。
一、社交沟通障碍
1.婴幼儿期表现:6个月前可能对亲人的呼唤无明显反应,缺乏目光对视,当被抱起时不会自然贴近大人身体;9个月后仍很少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做出回应,比如看不到熟悉的人时没有期待的表情变化。2.幼儿及儿童期表现:与同伴交往时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互动的能力,不会主动分享兴趣,比如不会拉着别人看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沟通时常忽略他人的存在,不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难以参与正常的对话交流,常自顾自地说话,话题难以围绕对方展开。
二、重复刻板行为
1.动作方面:常见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刻板动作,这些动作往往无明显目的,会持续较长时间且难以被打断。例如有的儿童会频繁地原地转圈,直到自己出现头晕等不适仍不停止。2.语言方面:可能出现重复语言,如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自己之前说过的话;也可能有模仿语言,机械地模仿听到的语句,但并非用于正常交流。
三、兴趣狭窄
1.对象狭窄: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事物表现出过度专注,比如只钟情于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单一的塑料瓶),反复摆弄,而对常见的多样玩具缺乏兴趣。2.行为方式刻板:坚持生活环境或日常活动的固定模式,一旦有所改变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和抗拒行为。例如固定要走同一条路线上下学,若路线改变会大哭大闹,难以适应。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和照顾者需密切关注其日常行为表现,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由于自闭症症状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幼儿期家长要留意孩子与外界的互动情况,学龄期则要重点观察其社交和学习中的表现,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以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地改善症状,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