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是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分高危低危型,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密切接触、母婴传播,多数免疫力正常者感染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部分有高危型持续感染风险可致病变,女性有性生活后应定期筛查接种疫苗,男性需关注自身健康,孕妇要密切监测,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健康管理定期检测。
一、HPV的定义及分类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其亚型众多,根据致病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HPV16、18型等;低危型HPV主要引起良性病变,常见的如HPV6、11型可导致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
二、HPV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这是HP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有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2.密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毛巾、浴巾等可能造成感染。
3.母婴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能被感染。
三、感染HPV后的转归
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HPV后,免疫系统可在数月至2年内清除病毒,不会引发明显疾病。但约10%~15%的女性会出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若持续时间达数年甚至更久,可能逐渐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低危型HPV感染则多表现为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
四、相关人群的注意事项
女性:有性生活后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HP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等疾病风险。
男性:虽感染HPV后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生殖器异常病变需及时就医。
孕妇:感染HPV需密切监测,因可能影响分娩方式选择,如存在生殖道尖锐湿疣时,可能建议剖宫产以避免新生儿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HPV后更易出现持续感染及相关病变风险,需加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