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感染是指人乳头瘤病毒侵袭宫颈,分高危型与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易引发宫颈病变,低危型常致生殖器疣等,感染途径包括性传播、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母婴传播,多数可自行清除,少数持续感染引发病变,有性生活女性需定期筛查,孕妇需监测分娩传染风险,免疫缺陷人群易持续感染需加强管理。
一、定义及相关病毒类型
宫颈HPV感染是指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侵袭并感染宫颈部位。HPV是一种常见的双链DNA病毒,具有多种亚型。依据致病性可分为高危型与低危型,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等,持续感染易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乃至宫颈癌;低危型HPV像HPV6、11型等,常导致生殖器疣等病变。
二、感染途径
性传播:这是宫颈HPV感染最主要的途径,有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且性生活开始年龄越早、性伴侣数量越多,感染HPV的几率越大。
密切接触:与感染HPV的患者有直接的皮肤-皮肤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宫颈感染HPV。
间接接触: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池、浴巾等,但这种感染途径相对少见。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HPV时,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三、感染后的表现及转归
多数可自行清除:大部分女性感染HPV后,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一般在8-12个月内病毒可自然清除,这种情况通常无明显症状。
少数持续感染引发病变:仅有少数女性会出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情况,进而逐渐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进展为宫颈癌;低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生殖器疣等局部病变。
四、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性生活就有感染HPV的可能性,需重视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HPV检测等。
孕妇:感染HPV的孕妇有在分娩时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的风险,孕期需做好相关监测。
免疫缺陷人群:像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陷者,机体免疫功能较弱,更容易出现HPV持续感染的状况,应加强健康管理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