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支持结构随年龄增长退变松弛、妊娠时子宫压迫致肛周血液循环受影响致支持结构薄弱,便秘时排便用力努挣、慢性咳嗽时腹压反复增高、重体力劳动时腹压持续较高使腹压增加推动内痔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肛周炎症性疾病致周围组织支持能力下降易脱出,老年需避免长时间蹲厕、妊娠期产后要关注肛门恢复、儿童长期腹泻等也有间接影响但主要是成人相关因素。
一、肛管支持结构损伤相关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肛门周围的平滑肌、结缔组织等支持结构会逐渐发生退变、松弛,使得内痔更容易脱出,这是生理性的结构变化因素;妊娠女性因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影响肛门部位血液循环,致使肛管支持结构相对薄弱,进而增加内痔在排便等情况下脱出的风险。
二、腹压增加因素影响
便秘:长期便秘时,排便需用力努挣,会使腹压显著升高,这种增高的腹压会推动内痔从肛门脱出,例如长期便秘者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且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时,内痔脱出概率明显增加;
慢性咳嗽:像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存在慢性咳嗽症状,会导致腹压反复增高,这种持续的腹压波动易诱发内痔脱出,据相关研究,慢性咳嗽病程超过1年的患者,内痔脱出发生率较无咳嗽人群高;
重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者在劳作过程中腹压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比如建筑工人长时间进行搬运重物等活动,腹压频繁升高,容易促使内痔脱出。
三、肛门局部病变相关情况
内痔病理发展: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痔核体积增大,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减弱,在排便等腹压作用下,就会从肛门脱出,当内痔处于Ⅲ度及以上时,脱出情况更为常见;
肛周炎症性疾病:如肛窦炎等肛周炎症性疾病反复刺激肛门,会影响肛门周围组织的稳定性,使得内痔周围组织的支持能力下降,进而增加内痔脱出的可能性,有肛窦炎病史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内痔脱出风险相对较高。对于特殊人群,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肛管支持结构更易松弛,需避免长时间蹲厕等增加腹压行为;妊娠期女性除腹压因素外,产后恢复期要关注肛门恢复;儿童虽较少发内痔,但长期腹泻等致腹压异常也可能间接影响,不过主要以成人相关因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