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钙化是乳腺组织内钙盐沉积可通过影像学发现,分为生理性(绝经后退化、哺乳期相关)和病理性(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炎症后钙化,恶性多与乳腺癌相关),影像学依钙化形态分布等判断性质,育龄女性结合周期等判断,绝经后恶性风险高需及时检查,有病史及家族史者要关注相关情况并积极检查明确性质。
一、乳腺钙化的定义
乳腺钙化是指乳腺组织内存在钙盐沉积的现象,可通过乳腺X线摄影等影像学检查发现。
二、乳腺钙化的分类及特点
(一)生理性钙化
1.绝经后女性乳腺退化相关:绝经后女性乳腺组织逐渐退化,可能出现生理性钙化,通常形态较规则、分布分散。
2.哺乳期相关:哺乳期乳腺组织代谢变化可能导致少量生理性钙化,一般无明显临床意义。
(二)病理性钙化
1.良性疾病相关钙化
纤维腺瘤钙化:纤维腺瘤患者乳腺内可能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钙化,边界清晰,多为粗颗粒状。
炎症后钙化:乳腺炎症恢复后可能形成钙化,常与炎症部位相关,形态多样但相对局限。
2.恶性疾病相关钙化:多见于乳腺癌,恶性钙化通常形态不规则、呈泥沙样或簇状分布,密集聚集,需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
三、影像学表现及意义
在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钙化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对判断其性质至关重要。恶性钙化常表现为细小多形性钙化、簇状分布钙化;良性钙化多为粗大、规则的钙化。通过影像学特征初步筛选后,需结合进一步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明确钙化性质。
四、不同人群乳腺钙化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乳腺受激素水平影响较大,若发现钙化,需结合月经周期等情况综合判断。部分生理性变化可能与激素波动相关,若钙化无恶性特征,可定期复查观察变化。
(二)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乳腺恶性钙化风险相对较高,若发现形态不规则、密集分布的钙化,应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筛查。
(三)有乳腺病史人群
既往有乳腺良性疾病史者出现钙化时,需关注钙化与原病变的关系,必要时评估是否有病变进展可能;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发现钙化时,更应谨慎,积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