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部位肛窦形似漏斗易受污染致感染,细菌入侵肛腺,儿童因肛腺活跃肛窦浅易感染,成年人久坐腹泻等致肛窦损伤感染,肛腺导管阻塞后感染扩散至肛周间隙且不同年龄扩散间隙有特点,急性期组织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且儿童炎症更迅速剧烈,脓肿形成期组织坏死液化成脓,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炎症难控脓肿范围广,部分脓肿未及时处理可慢性转归成肛瘘且老年人群慢性转归可能性相对更高。
一、形成过程
1.肛窦感染起始:肛管直肠部位的肛窦形似漏斗,易受粪便等污染而发生炎症,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入侵肛窦后,沿肛腺导管向肛腺蔓延。儿童因肛腺发育相对活跃且肛窦较浅,更易出现肛窦感染进而累及肛腺;成年人群若存在久坐、腹泻等情况,也易导致肛窦损伤引发感染。2.肛腺阻塞与感染扩散:肛腺导管因炎症水肿等原因发生阻塞,感染在肛腺内积聚并不断增殖,随后通过淋巴管或直接向周围肛周间隙扩散,如可蔓延至坐骨直肠窝、骨盆直肠窝、肛门周围皮下等间隙,不同年龄人群因解剖结构差异,脓肿扩散的具体间隙有一定特点,例如儿童骨盆直肠间隙相对较疏松,感染扩散可能更易波及该区域。
二、病理变化
1.急性期病理:早期病变部位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浸润,局部组织呈明显炎性反应状态,组织间隙有液体渗出,此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炎症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儿童可能炎症表现相对更迅速且剧烈。2.脓肿形成期:随着感染持续发展,炎症区域组织坏死、液化,逐渐形成脓液积聚的脓肿,脓肿周围由炎性肉芽组织包裹,脓肿壁主要由纤维组织、炎性细胞等构成,此时脓肿有波动感等表现,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脓肿形成过程中因机体抵抗力低下,炎症可能更难控制,脓肿形成可能更迅速且范围更广。3.慢性转归可能:部分脓肿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导致周围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慢性炎性改变,局部组织质地变硬,可能形成肛瘘等慢性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慢性转归的风险因自身修复能力等因素有所差异,例如老年人群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慢性转归的可能性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