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局部有感觉异常、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温度低、溃疡好发于足底足趾合并感染红肿、分干性和湿性坏疽;全身感染严重时可现发热寒战等炎症反应;老年人群神经病变隐匿易延误且愈合弱进展快,儿童人群少见但影响生长发育及依从性,女性因穿鞋习惯易受压致损伤,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出现早且重需严格控糖。
一、局部症状表现
1.感觉异常:因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可出现足部麻木、刺痛、感觉减退或消失,对温度、疼痛等刺激感知不敏感,易忽略足部潜在损伤。例如,长期高血糖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传导功能,使患者无法及时察觉足部微小创伤。
2.皮肤改变: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常见,足部皮肤温度可能降低,与血管病变致血液循环欠佳有关,表现为足部皮肤较身体其他部位温度低。
3.溃疡形成:好发于足底、足趾等部位,多因足部长期受压、微小创伤未及时处理发展而来,溃疡表面可能有渗出物,若合并感染则局部红肿明显。
4.坏疽:分为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干性坏疽表现为足部末端干枯、变黑,呈干性坏死状;湿性坏疽则局部红肿、渗液多,伴有恶臭,系感染加重且血液循环差导致组织坏死伴感染。
二、全身相关症状表现
当糖尿病足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寒战等,因感染病原体入血引发菌血症或败血症,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而出现全身症状,提示感染已扩散,病情较为严重。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及影响
1.老年人群:神经病变可能更隐匿,症状发现较晚,易因未及时察觉足部损伤而致病情延误,且老年患者愈合能力相对较弱,糖尿病足症状可能进展更快。
2.儿童人群:糖尿病足相对少见,但如有发生,需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因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足部病变可能干扰正常骨骼肌肉发育,且儿童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可能影响症状发展。
3.女性人群:可能因穿鞋习惯等因素,如长期穿不合脚鞋子易致足部受压,增加足部损伤风险,从而影响糖尿病足症状出现及发展。
4.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人群:由于高血糖状态持续损伤神经及血管,更易出现糖尿病足相关症状,且症状出现时间更早、程度更重,需严格控制血糖以延缓症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