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是子宫内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未及时自然排出的情况,可能由染色体异常、内分泌(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解剖、感染等因素引发,诊断可通过超声检查及血HCG、孕酮水平监测来进行,确诊后需及时终止妊娠,再次备孕前要做全面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家人给予心理支持,不同年龄应对有不同侧重。
一、胎停育的定义
子宫内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未及时自然排出的情况称为胎停育。
二、可能的原因
1.染色体异常:约50%~60%的胎停与染色体异常相关,包括精子或卵子染色体异常,致使胚胎发育出现异常。
2.内分泌因素:
黄体功能不全: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利于胚胎着床与发育。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胚胎生长发育。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或同种免疫异常,可引发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胚胎血供,导致胎停。
4.解剖因素:子宫畸形,像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会改变子宫内环境,干扰胚胎正常发育。
5.感染因素:某些病原体感染,例如TORCH(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可导致胚胎停育。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见妊娠囊内无胚芽或胚芽枯萎,或胎心搏动消失,是诊断胎停的重要依据。
2.血HCG及孕酮水平监测:若血HCG不升反降,或孕酮持续处于低水平,提示可能发生胎停。
四、处理方式
确诊胎停后需及时终止妊娠,可根据孕周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等方式。
五、注意事项
1.再次备孕前检查:有过胎停史的女性,再次备孕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检查、免疫相关检查等,以排查潜在导致胎停的因素。
2.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生活作息,避免吸烟、饮酒,远离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等,为再次妊娠营造良好身体环境。
3.心理方面:胎停可能给女性带来较大心理创伤,家人需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4.不同年龄应对:
年轻女性:相对恢复较快,但仍要重视孕前检查,保障妊娠顺利开展。
高龄女性:胎停风险相对更高,孕前需做好全面评估,密切监测妊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