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疝气包括脐疝和腹股沟疝,脐疝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腹股沟疝多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且男婴多见;非手术干预有观察等待及佩戴疝带;手术时机为腹股沟疝嵌顿需急诊手术,脐疝超2岁未自愈等可手术,术前要全面评估和禁食禁水等,术后要注意护理和观察异常情况,护理中要注意婴儿皮肤等,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避免婴儿腹压增加。
一、婴儿疝气的类型及表现
婴儿疝气主要包括脐疝和腹股沟疝等。脐疝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的肿物,哭闹、用力时肿物突出,安静或平卧时可回纳;腹股沟疝则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男婴较多见,包块可延伸至阴囊。
二、非手术干预措施
1.观察等待:对于大多数脐疝,婴儿在1岁内有自愈可能,所以首先可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密切观察疝块情况,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疝块突出加重或影响自愈。对于较小的腹股沟疝,也可先观察,部分婴儿可能在1岁内自行缓解。
2.佩戴疝带:可使用疝带压迫疝环,防止疝块突出。但使用时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婴儿局部血液循环,且要定期检查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发生皮肤损伤。
三、手术干预情况及注意事项
1.手术时机:如果婴儿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回纳,伴有哭闹、呕吐等),需紧急手术;对于脐疝,若超过2岁仍未自愈,或脐疝直径大于2厘米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2.术前准备:手术前要做好婴儿的全面评估,包括身体一般状况、有无感染等情况,术前要禁食禁水等,遵循儿科手术的常规准备流程。
3.术后护理:术后要注意保持婴儿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哭闹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按照儿科术后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促进婴儿恢复。
四、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皮肤娇嫩,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对于佩戴疝带的婴儿,要每天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破损等情况。如果婴儿出现疝块突出不能回纳、哭闹不止、呕吐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嵌顿等紧急情况的表现,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同时,要遵循儿科的喂养等生活方式要求,避免婴儿过度哭闹和便秘,以减少腹压增加对疝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