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发热表现为突发高热持续3-5天,热退疹出是典型皮疹特点,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物理降温,高热遵医嘱用药物退热且需谨慎)和一般护理(让患儿多休息、给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皮肤清洁等),有基础疾病婴幼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鉴别诊断。
一、幼儿急疹的症状
1.发热表现: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一般持续3-5天,体温波动较大,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轻微烦躁、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引起,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年龄较小的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更易表现为高热。
2.皮疹特点: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当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退,随之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和脱屑。这是因为体温下降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皮肤血管扩张出现皮疹,婴幼儿皮肤较薄嫩,皮疹表现相对典型。
二、幼儿急疹的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因为物理降温相对温和,适合婴幼儿,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吸收引起不良反应。对于高热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进行退热,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方式。由于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用药需谨慎,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再考虑药物退热。
2.一般护理: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搔抓皮疹易导致皮肤感染,所以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特殊人群方面,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治疗幼儿急疹时需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患儿对发热等症状的耐受,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延误其他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