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妊娠中晚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情况,因妊娠时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高龄、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致,主要通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空腹等一项指标满足即诊),对孕妇增子痫前期等风险且产后易患2型糖尿病,对胎儿可致巨大儿等不良结局,预防需保持健康体重、合理饮食运动,管理要严格监测血糖、饮食控制或用胰岛素治疗,高龄孕妇需密切监测,肥胖孕妇要控重。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情况,多在妊娠中晚期出现。
病因分析
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具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孕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若孕妇自身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就容易引发妊娠糖尿病。此外,高龄孕妇(年龄≥35岁)、肥胖(孕前体重指数BMI≥28kg/㎡)、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诊断标准
主要通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诊断,具体标准为: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若满足其中一项指标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增加子痫前期、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风险,且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导致胎儿成为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结局。
预防与管理
预防方面:孕妇应保持健康体重,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过量摄入;适当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管理方面:需严格进行血糖监测,通过饮食控制(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少食多餐等)来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胰岛素等治疗措施(仅提及治疗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孕妇:需更加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代谢调节能力下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相对更高,应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孕期管理方案。
肥胖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尤为重要,在保证胎儿营养需求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热量摄入,适度运动,以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及相关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