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有不同年龄段的社交障碍且与社交神经回路发育异常相关,沟通障碍包括语言发展迟缓及非语言沟通缺陷,有重复刻板行为与运动控制等神经机制异常相关,还存在对特定物品或活动过度专注的兴趣狭窄且与大脑刺激偏好等异常有关。
一、社交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社交表现有差异。婴幼儿期常表现为对亲人的呼唤缺少回应,缺乏眼神交流,对他人的存在漠不关心;学龄前及学龄期则体现为难以融入同伴群体,不主动与他人发起社交互动,如不会主动参与同伴游戏,对同伴的社交邀请无反应或反应异常等。这种社交障碍与大脑中负责社交认知和情感互动的神经回路发育异常相关,影响其正常的人际情感联结建立。
二、沟通障碍
(一)语言发展迟缓
多数自闭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迟缓,可能在12月龄时还不会咿呀学语,18月龄时不会说单字,24月龄时不会说双词句等。即使部分儿童有语言能力,也常表现出语言使用异常,如鹦鹉学舌般重复他人的话语(即时或延迟模仿),语言内容与当时情境不匹配等。其语言发展的异常与大脑语言中枢及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失调有关,导致语言理解和表达出现障碍。
(二)非语言沟通缺陷
除语言方面,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也存在问题,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运用不当。例如很少用点头、摇头等动作表达同意或拒绝,面部表情缺乏变化,无法通过非语言信号准确传达自身意愿和情感。
三、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常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行为,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这些行为往往无明显目的且难以被打断。部分儿童还表现出对环境细节的过度关注和坚持,例如坚持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每天的活动必须遵循固定的顺序,若有所改变就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重复刻板行为与大脑中调节运动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神经机制异常相关,是其核心症状之一。
四、兴趣狭窄
自闭症儿童通常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的兴趣,且兴趣范围非常狭窄。比如长期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单一颜色的积木)感兴趣,反复把玩,对其他丰富多彩的玩具却缺乏兴趣;或者专注于观看某种特定的电视节目、机械运转等,对其他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这种兴趣狭窄现象与大脑对不同刺激的偏好和注意力聚焦方式的异常有关,限制了其接触多样化体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