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患儿有社交沟通障碍表现为不同阶段缺乏相应交流表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现象,有重复刻板行为如固定动作等,兴趣狭窄对特定事物过度专注,还可能伴有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进食问题等情况。
一、社交沟通障碍
儿童自闭症患儿在婴儿期便可能表现出社交沟通方面的异常,例如6个月大时通常能通过微笑、发声等表达对亲人的亲近,但自闭症患儿往往缺乏与他人的目光对视;12个月大时正常儿童已有交流性的咿呀学语,而自闭症患儿可能无此表现;18个月大时正常儿童会指向感兴趣的物品与他人分享注意力,自闭症患儿则不会,这类表现反映出其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和互动交流上存在显著障碍,是社交沟通障碍的典型体现,相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沟通障碍。
二、语言发育迟缓
部分儿童自闭症患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现象,一般来说,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简单词语,而自闭症患儿可能2岁还不会说简单短语,甚至有些患儿原本有一定语言能力后出现语言倒退情况。例如原本能说几个简单词汇,之后逐渐不再说话,这与正常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明显不同,研究显示约30%的自闭症儿童始终无语言,约50%的患儿有语言但存在语言质量问题,如语言刻板重复、代词运用错误等。
三、重复刻板行为
常见重复性的动作表现,如频繁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且行为模式固定不变,具有刻板性。例如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玩玩具必须按照特定顺序,若被打断会出现明显情绪反应。这种重复刻板行为是儿童自闭症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相关观察性研究发现,超过90%的自闭症儿童会出现不同形式的重复刻板行为。
四、兴趣狭窄
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过度专注,如只喜欢玩某一种形状的积木,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等,对大部分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这种兴趣狭窄的表现与正常儿童广泛的兴趣范围形成鲜明对比,研究指出约7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兴趣狭窄的情况。
五、其他相关表现
还可能伴有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发脾气、哭闹等情绪问题,睡眠障碍也较为常见,如夜间睡眠不踏实、入睡困难等,同时可能存在进食问题,如挑食严重、进食方式怪异等。这些表现往往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发展,需要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重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对自闭症儿童的这些伴随表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