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交互动障碍,如婴儿期对呼唤缺回应、年龄增长难建正常社交关系等;有沟通交流障碍,包括语言发展迟缓及语言使用异常,像语言发展迟、刻板重复语言等;常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如重复无目的动作等;兴趣狭窄,对特定物品或活动过度专注;家长需关注不同阶段行为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求专业评估干预,营造稳定适宜环境助发展,避免过度强化刻板行为遵循科学干预原则。
一、社交互动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往往存在明显问题。例如,在婴儿期可能就表现出对他人的呼唤缺乏回应,眼神接触较少,不会通过眼神、表情等传递情感或需求。随着年龄增长,仍难以与同伴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缺乏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的意愿,不会主动分享兴趣等,如在集体活动中常独自玩耍,不参与同伴间的互动游戏。
二、沟通交流障碍
(一)语言发展迟缓
多数自闭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发展迟缓现象,可能较晚开口说话,或者语言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部分儿童始终不能发展出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或单一语句进行交流。
(二)语言使用异常
语言使用上也存在异常,可能出现刻板重复语言,如不断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者存在代词颠倒,如将“我”说成“你”等;还可能在语言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难以理解抽象的语言含义、指令等。
三、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常出现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例如,会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无目的的重复动作;还可能坚持某些固定的仪式性行为,如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摆放物品必须按照特定顺序等,若被打断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
四、兴趣狭窄
他们往往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狭窄的兴趣。可能对某一种物品(如某类玩具、特定形状的物体等)极度专注,长时间沉迷其中,而对大多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例如,只专注于玩旋转的物品,对其他丰富多彩的玩具却视而不见。
在考虑年龄因素时,不同年龄段的自闭症儿童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的社交、沟通等障碍是贯穿始终的。对于家长而言,需密切关注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行为表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和干预。同时,在照顾自闭症儿童时,要尊重他们的行为模式特点,尽量为其营造相对稳定且适宜的生活环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但需避免过度强化其刻板行为,遵循科学的干预原则来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