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常见良性病灶有纤维腺瘤(超声多呈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小于1)、乳腺囊肿(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乳腺增生(超声可见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可能伴散在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良性病灶属非恶性但需定期随访,要据病灶情况制定随访计划,不同人群有不同关注重点,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需监测相关情况。
一、常见良性病灶类型及超声特征
1.纤维腺瘤:超声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可有光滑的包膜,纵横比小于1,这是基于大量临床超声研究得出的典型特征,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其超声表现符合其病理结构特点。
2.乳腺囊肿:超声显示为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后方回声增强,这是因为囊肿内为液体成分,超声成像上呈现无回声表现,囊肿可因乳腺导管扩张等原因形成,属于良性病变范畴,通过超声可清晰识别其液性暗区的特征。
3.乳腺增生:超声下可见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可能伴有散在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尤其在月经周期中可能有形态和回声的周期性改变,多项乳腺超声相关研究证实了乳腺增生的这种超声表现与激素影响下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生和复旧不全有关。
二、良性病灶的临床意义及后续建议
1.临床意义:乳腺筛查超声提示良性病灶意味着患者乳腺病变为非恶性情况,无需过度恐慌,但仍需定期随访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因为部分良性病灶可能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发生性质改变或有症状变化。例如纤维腺瘤一般生长缓慢,但也有少数在特定激素水平波动等情况下可能增大;乳腺增生可能因激素波动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变化。
2.后续建议:一般建议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如纤维腺瘤较小且无明显变化时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乳腺囊肿若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若有疼痛等症状可进一步评估;乳腺增生若有明显不适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进行干预,同时需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乳房肿块大小、质地、疼痛程度等的改变,不同年龄人群随访间隔和关注重点略有不同,年轻女性更关注纤维腺瘤的变化,更年期女性需更密切关注乳腺增生相关症状及排除恶性可能的变化。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现乳腺良性病灶,需考虑妊娠对病灶的影响,定期监测超声以评估病灶情况,因为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病灶状态;哺乳期女性发现良性病灶,要注意哺乳对病灶的影响及自身哺乳相关的乳房症状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