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适宜人群、作用原理、注意事项)、排空乳汁(重要性、方法、特殊人群考虑)、及时就医(何时需就医、就医检查及处理)、休息与饮食(休息要求、饮食建议)来处理,物理降温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排空乳汁可缓解炎症和退热,体温持续超38.5℃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患者要保证充足休息和摄入营养食物,哺乳期妈妈保证水分摄入
一、物理降温
1.适宜人群及作用原理:适用于大部分急性乳腺炎发烧患者,通过热量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选择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水温一般控制在32~34℃,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避免冻伤;成人也可采用相同部位擦拭的方式,或者使用退热贴,其利用凝胶中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2.注意事项:若患者皮肤有破损则不宜进行擦拭降温;发热伴有寒战的患者暂不进行物理降温,需注意保暖。
二、排空乳汁
1.重要性及方法:急性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引起,及时排空乳汁有助于缓解炎症和退热。哺乳妈妈可让婴儿充分吸吮患侧乳房,也可使用吸奶器定时吸出乳汁,每次吸奶尽量排空患侧乳房内容物,每天吸奶次数可根据情况增加至8~10次甚至更多,以促进乳汁排出,减轻乳腺管堵塞,从而缓解发烧症状。
2.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哺乳期妈妈,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吸奶方法,避免因姿势不当加重乳头损伤等情况;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女性,吸奶器的使用要注意清洁消毒,防止感染加重。
三、及时就医
1.何时需就医:当体温持续超过38.5℃,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或者出现乳房红肿范围进行性扩大、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2.就医检查及处理:就医后医生一般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会根据情况考虑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病史等情况的患者,医生会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会避免使用相关抗生素,选择其他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四、休息与饮食
1.休息要求: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8小时,让身体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有利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发挥作用对抗炎症,促进退烧和病情恢复。
2.饮食建议:饮食上要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高蛋白的瘦肉、鱼类、豆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对于哺乳期妈妈,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可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保证乳汁分泌的量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