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兼具内痔外痔病理特征且病变部位跨齿状线的静脉团块,临床表现有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等便血、嵌顿等致的疼痛、内痔部分发展的脱出、痔脱出黏液刺激的瘙痒,发病相关因素含年龄增长、长期久坐久站等生活方式、便秘病史等排便因素、妊娠、前列腺疾病,解剖学基础是直肠上静脉无静脉瓣且直肠上下静脉丛位置表浅,相关因素致静脉回流受阻时易淤血扩张形成混合痔。
一、定义
混合痔是指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病理特征,其病变部位跨越齿状线,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而形成。
二、临床表现
1.便血:多表现为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部分患者粪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严重时可呈点滴状出血,这是由于痔核表面的黏膜破损,血液流出所致。
2.疼痛:当混合痔发生嵌顿、血栓形成或出现炎症水肿时,会产生明显疼痛。嵌顿时痔核被卡于肛门外,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疼痛;血栓形成时,局部血管内形成凝血块,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疼痛;炎症水肿则是痔核受刺激后发生炎性反应,组织肿胀引起疼痛。
3.脱出:内痔部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脱出肛门外,初期脱出的痔核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这是因为痔核增大,超出肛门括约肌的限制而脱出。
4.瘙痒:由于痔脱出时常有黏液流出,黏液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可能进一步加重局部皮肤损伤。
三、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肛门直肠部位的组织和血管功能逐渐衰退,血管壁弹性降低,静脉回流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混合痔。例如中老年人群相对青少年人群混合痔发病率更高。
2.生活方式:长期久坐、久站会影响肛管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使静脉回流受阻;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增加混合痔发生风险。
3.排便因素:有便秘病史的人群,排便时需过度用力,腹压增加,会阻碍直肠静脉回流,促使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张,从而引发混合痔。
4.妊娠因素:女性妊娠期间,盆腔内压力增大,影响直肠静脉回流,使得直肠上下静脉丛容易淤血曲张,进而诱发混合痔。
5.前列腺疾病因素:男性若有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导致排尿困难,腹压会反复增高,这种持续增高的腹压会影响直肠静脉回流,增加混合痔的发生几率。
四、解剖学基础
直肠上静脉无静脉瓣,直肠上下静脉丛位置表浅,当上述相关因素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时,静脉丛就容易淤血扩张,从而形成混合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