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易发生先兆流产,胚胎自身染色体异常、孕妇患全身性疾病、黄体功能不全、年龄大、生活方式不良等是原因;孕中期相对风险降低但宫颈机能不全、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度劳累等仍可致先兆流产,有既往流产史者风险高;孕晚期相对少见但胎盘早剥、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长时间站立等可致,多胎妊娠及有早产史者风险更高
一、孕早期易发生先兆流产
孕早期即妊娠前12周是先兆流产的高发时间段。在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定,此时若孕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易引发先兆流产。例如,胚胎自身染色体异常是常见原因之一,据相关研究统计,约50%-60%的早期自然流产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另外,孕妇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性疾病等,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子宫内环境,增加先兆流产风险;孕妇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无法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也易引发先兆流产,有研究表明约30%-40%的孕早期先兆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相关。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孕早期胚胎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升高,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也相对增加;生活方式不良的孕妇,如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孕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概率。
二、孕中期相对孕早期发生先兆流产风险降低但仍需关注
孕中期一般指妊娠13-27周末。此阶段胚胎发育相对趋于稳定,但仍有发生先兆流产的可能。不过相较于孕早期,风险有所降低。然而,若孕妇存在宫颈机能不全的情况,在孕中期可能会出现无痛性的宫颈扩张,进而引发先兆流产。例如,有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或曾有宫颈手术史的孕妇,孕中期发生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风险增加。另外,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从而增加先兆流产的风险;孕妇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也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导致先兆流产。对于有既往流产史的孕妇,孕中期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也会高于无既往流产史的孕妇。
三、孕晚期先兆流产相对少见但也需重视
孕晚期指妊娠28周及以后。孕晚期发生先兆流产相对孕早期和孕中期来说较少见,但仍不可忽视。此时,若孕妇出现胎盘早剥情况,会引起子宫出血,导致先兆流产;孕妇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病,也可能影响胎盘功能,增加先兆流产风险;孕妇长时间站立、过度负重等,也可能刺激子宫引发宫缩,导致先兆流产。对于多胎妊娠的孕妇,孕晚期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单胎妊娠更高,因为多胎妊娠子宫过度膨胀,对子宫肌层的牵拉等影响更大。同时,有早产史的孕妇在孕晚期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