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激素分泌与调节出现异常,由生理、心理、环境、疾病等因素引发,不同激素异常有相应表现,女性青春期需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老年人应定期监测相关激素水平,有基础疾病人群要遵医嘱治疗并监测激素水平。
一、内分泌失调的定义
内分泌失调是指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出现异常状况。人体内分泌系统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腺构成,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进行精准调节。当因生理、心理、环境、疾病等因素致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会打破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引发内分泌失调。
二、常见引发内分泌失调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分泌腺功能会逐渐衰退,激素分泌量随之改变,例如中老年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出现潮热、情绪波动等内分泌相关表现。
(二)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状态时,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导致皮质醇等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引发内分泌失调。
(三)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如农药、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等化学物质,或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内分泌失调。
(四)疾病因素
垂体肿瘤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多汗、心慌等表现,甲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有怕冷、乏力等表现;胰岛病变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时,可能引发糖尿病等内分泌相关疾病。
(三)内分泌失调的常见表现
不同激素异常会有相应表现,以甲状腺激素为例,甲亢时可出现多汗、心慌、消瘦等;甲减时表现为怕冷、乏力、水肿等;性激素失衡时,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痤疮等,男性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等;胰岛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相关表现。
四、不同人群内分泌失调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女性青春期
青春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相关表现,如月经不规律等,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以维持内分泌平衡。
(二)老年人
老年人内分泌腺功能衰退,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等相关激素水平,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体重改变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内分泌问题。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患有垂体、甲状腺等疾病的人群,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基础疾病,密切监测激素水平,因为基础疾病可能进一步影响内分泌状态,如垂体瘤患者术后需监测激素分泌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