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要做什么检查

来源:民福康

淋病要做的检查包括涂片检查,对大量脓性分泌物单纯性淋病患者阳性率约90%,但女性及无症状者阳性率低,有假阳性假阴性情况;培养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提高可疑患者检出率,能明确病原菌及做药敏试验;核酸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可用于无症状及症状不典型者,需注意标本采集检测污染;抗原检测特异性敏感性有限。特殊人群如孕妇要选对胎儿影响小方法并规范治疗,儿童要考虑特殊生理特点准确采集标本及后续治疗安全性。

1.涂片检查: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该方法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性淋病患者,阳性率在90%左右;但对女性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阳性率约为50-60%。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涂片检查的阳性率更低。此检查方法简便、快捷,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年龄、性别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感染淋病后的分泌物特点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女性的宫颈分泌物情况与男性尿道分泌物不同,可能影响涂片观察结果。

2.培养检查:将分泌物接种于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进行培养。淋病奈瑟菌培养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其阳性率较高,对症状不典型或涂片检查阴性的可疑患者,培养法可以提高检出率。培养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感染后病菌的生长特性可能有差异,但一般都能通过培养检测出来。该检查能明确病原菌,且可以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3.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扩增试验等,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检测到极少量的淋病奈瑟菌核酸,可用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不典型患者的检测。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感染后,核酸的存在形式和含量可能有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该检测方法的应用。此检查方法快速、灵敏,但需要注意标本的采集和检测过程中的污染等问题。

4.抗原检测:通过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抗原成分来辅助诊断。该方法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不如培养和核酸检测常用。年龄、性别等因素一般不影响抗原检测的基本原理,但可能因不同人群的生理差异导致抗原表达等情况有细微不同。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感染淋病,在检查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同时要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感染淋病,要考虑儿童的特殊生理特点,准确采集标本进行检查,因为儿童感染淋病可能有其特殊的途径和表现,检查时要全面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及后续治疗的安全性等问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淋病
淋病是由于淋病奈瑟菌入侵机体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出现化脓性炎症,具有传染性。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路感染和淋病的区别?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尿路感染和淋病的区别包括临床症状,尿路感染一般会引起尿痛、尿频、尿急以及发热等症状,而淋病不仅存在尿道感染的症状,还伴有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尿道口灼痒症状。其次两种疾病的危害也存在区别,绝大部分尿路感染经过有效治疗都能治愈,危害较小,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者难以治愈,但通过治疗能控制症状。而淋病危害较大,
尿路感染和淋病区别?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尿路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腰痛等,还会伴有发热、寒战、尿道烧灼感甚至是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而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疾病,好发于性活跃的人群,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患者会出现
慢性淋病的后果是什么?
谢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慢性淋病会导致患者尿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引起尿痛和排尿因难症状。伴有包皮过长的患者还会引起包皮炎、包皮龟头炎等疾病,甚至会出现嵌顿包茎。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尿道黏膜水肿、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等症状。当病情累及到后尿道时,则会造成血尿、血精。因此淋病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头孢曲松或
淋病严重吗?
谢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石淋病即日常所说的泌尿系统结石,要根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判断病情是否严重。若结石存在于肾脏且体积较大,可能会摩擦刺激肾脏,导致肾绞痛,此时病情较为严重。若结石为体积较小的输尿管结石则不严重,通常结石可随尿液自行排出,对身体影响较小。若结石体积较大,可能堵塞输尿管,出现无尿、疼痛等症状,此时病情较严重,
男人得了淋病怎么治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得了淋病的男性需针对具体疾病类型进行治疗。若是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可遵医嘱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同时服用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或者服用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进行性生活,防止发生传染,其次需多饮水,增加尿量,可以冲刷尿道,促进致病菌排出。
男性淋病能自愈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男性淋病通常不能自愈,所以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采取治疗措施。若患有淋病,建议患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男性若患有淋菌性尿道炎,已经出现继发尿道狭窄症状,患者通常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淋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出现同房现象。同时患者要采取清淡饮
淋病是如何感染的?
谢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淋病主要通过性生活方式感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感染,如果使用带有淋球菌的内裤、床单、坐便器、毛巾等,有几率会发生传染。其次可以通过母婴传染,淋菌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产道淋菌感染。出现淋菌感染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治疗期间需要遵
急性淋病的症状?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淋病的男性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会出现尿道口灼热、发痒、红肿、黏性分泌物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黏性分泌物会变为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且分泌物量增多,伴随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少数患者则会出现发烧、食欲减退、打寒战等症状。若是担心自己患有急性淋病,可到医院皮肤性病科做直接涂片检查、淋球菌培养、核酸检
淋病好治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若是淋病早期,患者并没有伴随其他并发症,此疾病是比较好治疗的,足量、规则用药治疗即可。患者可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肟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若是伴随衣原体感染,患者还需加用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药物治疗。若患者未积极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淋病,此时不好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
淋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谢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淋病的患者在急性期时需要卧床休息,在医嘱下使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用药前需要做过敏试验,防止皮肤红疹等情况的发生。治疗期间在四天和八天左右要到医院做涂片与培养相关的检查,明确病情的恢复情况。患者还要注意皮肤的卫生,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自身的衣物需要及时清洗消毒暴晒,同
得了淋病可以治愈吗
袁柳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淋病不会终身携带,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早期发现自己有相应的症状,尽早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确诊了淋病,需要及时尽早治疗,尽早治疗后都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耽误导致导致慢性淋病,也是可以治愈的,只不过治疗的疗程会比急性淋病的治疗疗程更长,可能会出现一些慢性的前列腺炎或者附睾炎等,如果病原体杀死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应的症状,此时会慢慢改善。淋病经
未经治疗的淋病会持续多长时间
袁柳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未经治疗的淋病会导致淋病的慢性感染,比如女性可能会导致慢性的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情况。男性可以从尿道炎上行感染到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等,会从急性的感染变成慢性感染。所以淋病在早期一旦发现自己有一些相应的症状,不要自己去药店买口服的抗生素,可能当时可以把症状减轻,但是还是会慢性的感染,没有彻底被清除。因此,一旦怀疑自
感染了淋病会有哪些症状
袁柳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感染了淋病,男性的症状可能会明显一点,比如在尿道口会出现流脓、肛门灼痛,然后会出现一些分泌物流出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尿道口黄色脓性的大量分泌物,所以如果是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化验确诊,来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症状不明显,特别是女性,如果感染了淋病可能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外阴瘙痒、下腹部疼痛等症状,但是有很多女性患者症状不太明
淋病梅毒的早期症状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淋病和梅毒都是常见的性病,主要通过不洁性生活被传染,淋病是因为生殖器官感染淋球菌引起,患者感染后经过潜伏期发病后,主要会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口流脓等症状。梅毒是因为生殖器官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感染梅毒后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皮疹和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等症状。
淋病会自愈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淋病不会自愈,如果确诊感染淋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消炎治疗,严格按正规疗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如果不按正规疗程治疗,导致淋球菌产生耐药性,会引起慢性淋病,增加治疗难度,女性感染者如果形成慢性淋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
淋病可以自愈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淋病很难自愈。在感染初期传染性非常强,如果感染淋球菌确诊淋病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消炎治疗,不能等待自愈。感染淋病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泌尿系感染症状和生殖器官炎症症状,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容易引起慢性淋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身体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