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的常见原因包括肛腺感染,儿童因肛腺发达等更易发病,肠道功能紊乱人群风险高;肛门直肠损伤,如外伤、医源性损伤可致细菌侵入感染;全身抵抗力下降,包括营养不良、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抵御感染能力降低易引发肛周脓肿。
一、肛腺感染
肛腺位于肛管直肠周围,开口于肛窦。肛窦易受损伤及感染,如粪便干结擦伤肛窦,或腹泻时细菌易侵入肛窦引发炎症,炎症可蔓延至肛腺。肛腺感染后可向周围组织蔓延,是肛周脓肿最常见的原因。儿童肛腺相对发达,且免疫力相对较低,较成人更易因肛腺感染引发肛周脓肿;而有腹泻、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情况的人群,肛窦受刺激机会增加,肛腺感染风险升高。
二、肛门直肠损伤
1.外伤:
肛门直肠受到外伤,如异物刺伤、肛门指检时操作不当等,可使细菌侵入伤口引发感染。例如,肛门部位被尖锐异物划伤后,细菌容易定植并繁殖,进而导致肛周组织感染形成脓肿。对于有肛门直肠外伤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肛门周围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儿童在玩耍时若有肛门直肠外伤风险,家长需加强看护。
2.医源性损伤:
如直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操作时,若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肛管直肠黏膜,使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患有肠道疾病需进行内镜检查的人群,在检查前后要遵循医嘱做好准备,降低医源性损伤导致肛周脓肿的风险;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需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以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三、全身抵抗力下降
1.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会使身体免疫力降低,如蛋白质摄入不足等情况,导致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脓肿。对于营养不良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更需关注营养状况。
2.患有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往往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肛周感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以降低肛周脓肿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老年人若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更要重视对基础疾病的控制和肛周健康的监测。
3.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一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这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包括肛周脓肿的发生风险增加。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肛周情况,定期进行肛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加强肛周局部卫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