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处于正常与糖尿病间的中间状态,空腹血糖6.1至7.0毫摩每升间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至11.1毫摩每升间为糖耐量减低均属前期,年龄增长、长期久坐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有家族史是影响因素,肥胖人群需控体重靠合理饮食运动,有家族糖尿病史人群要定期监测并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处于正常与糖尿病间的中间状态,空腹血糖6.1至7.0毫摩每升间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至11.1毫摩每升间为糖耐量减低均属前期,年龄增长、长期久坐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有家族史是影响因素,肥胖人群需控体重靠合理饮食运动,有家族糖尿病史人群要定期监测并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一、糖尿病前期的定义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即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血糖已经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
二、具体血糖指标范围
(一)空腹血糖范围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的血糖值)处于6.1mmol/L~7.0mmol/L之间时,属于空腹血糖受损,提示处于糖尿病前期。
(二)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范围
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值处于7.8mmol/L~11.1mmol/L之间时,属于糖耐量减低,也表明处于糖尿病前期。
三、相关影响因素及人群特点
(一)年龄因素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出现糖尿病前期,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逐渐下降,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有升高趋势,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处于该状态。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久坐不动、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生活方式是引发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因素。例如,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增加血糖异常风险;缺乏运动使得身体对血糖的利用效率降低,易导致血糖在体内堆积。
(三)病史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遗传易感性较高,相比无家族史人群,更易发展为糖尿病前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肥胖人群
肥胖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因素之一,此类人群需特别注意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和适度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来改善身体代谢状况,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二)有家族糖尿病史人群
这类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在生活方式上要更加严格地遵循健康模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