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是非妊娠和非哺乳期乳腺导管自然排出液体的现象,按性质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因药物或内分泌紊乱等致少量单孔清亮等液,病理性有浆液性、血性、脓性等相关病因,乳腺导管病变、肿瘤、内分泌疾病可引发,临床表现随病因而异,检查有乳腺超声、钼靶X线、导管内镜,妊娠期多为生理现象,哺乳期警惕乳腺炎,中老年女性血性溢液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应及时检查。
一、定义
乳头溢液是指非妊娠和非哺乳期的乳腺导管自然排出液体的现象,可通过自行流出、挤压后溢出等方式表现。
二、分类
(一)按溢液性质分类
1.生理性溢液:多因药物(如避孕药)、内分泌紊乱(如泌乳素轻度升高)等引起,通常为少量、单孔溢液,性质可为清亮、无色或淡黄色。
2.病理性溢液:
浆液性溢液:常见于乳腺增生等情况,液体呈稀薄浆液状。
血性溢液:需警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疾病,液体呈血性或淡血性。
脓性溢液:多与乳腺炎症相关,如导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时可出现。
三、病因
(一)生理性病因
多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如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降压药等)可导致短暂性乳头溢液。
(二)病理性病因
1.乳腺导管病变: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多表现为单侧乳晕区单发导管溢液,常为血性或浆液血性。
乳腺导管扩张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可伴有乳晕周围肿块、局部红肿等表现。
2.乳腺肿瘤:乳腺癌患者中约5%~10%会出现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溢液,常伴乳房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3.内分泌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可引起乳头溢液,常伴随月经紊乱、闭经等表现。
四、临床表现
除乳头溢液外,不同病因伴随的症状各异。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下触及小肿块,轻压肿块可诱发溢液;乳腺癌患者除血性溢液外,还可能有乳房无痛性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五、检查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可初步判断乳腺导管情况,发现导管内占位等病变。
2.乳腺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乳腺内钙化灶等,对乳腺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二)导管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内情况,明确溢液导管及病变性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出现乳头溢液多为正常生理现象,与孕期激素变化相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观察溢液情况及乳房变化即可。
(二)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乳头溢液需警惕乳腺炎可能,若伴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情况。
(三)中老年女性
中老年女性出现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时,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