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护需做到勤洗手及接触口鼻前等情况先洗手,注意流行期避免用手直接触口鼻,日常常开窗通风,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用合适方式消毒,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流行季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患病儿童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婴幼儿要留意日常状况保持清洁,有基础疾病儿童监护人需严格防护密切关注病情。
一、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无论大人还是儿童,均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接触口鼻前、进食前、便后以及处理被污染物品后等情况下,务必使用肥皂或含有有效成分的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充分洗净双手,洗手时间建议不少于20秒,通过清洁手部可有效减少肠道病毒等病原体的接触传播风险。
2.注意个人口鼻防护: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若需接触,应先洗净双手,减少病毒从口鼻侵入人体的机会。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
1.保持室内通风:日常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良好的通风环境可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
2.物品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的方式;玩具、奶瓶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之后用清水洗净。
三、疫苗接种预防
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该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研究表明,接种EV71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因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四、避免接触传染源
1.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游乐场、室内游泳馆等,这些场所人员复杂,病毒传播风险较高。
2.及时隔离患病儿童:当儿童出现发热、手、足、口、臀部等部位皮疹等手足口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隔离时间一般至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
五、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家长要格外留意其日常状况,保持婴幼儿的衣物、被褥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清洗,保持其皮肤清洁,若发现婴幼儿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
2.有基础疾病儿童:本身患有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此类儿童的监护人需更加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密切关注儿童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应立即就医。